文献:AGN

来自Shiyin's note
Shen讨论 | 贡献2013年12月19日 (四) 07:42的版本 →‎其它
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

AGN的几何模型

  • geometry of BLR astro-ph:1106.1075

BLR 如果是disk 结构的,那么 f 将与orientation 相关。(v =f FWHM)pole on的f很大, edge-on f=0.5

这样可以解释:

  1. NLS1的MBH 偏小的问题,如果NLS1是接近与pole on的,f大,v被低估。
  2. Blazor的 f都比较大且和FWHM有一定的反相关性
  3. QSO的host galaxy(stack 之后扣除电源)的光度和线宽之间的弱相关性。

AGN与环境

  • arXiv111.1973

Early type的Emission line AGN fraction与clustercentric radius 反相关,与 cluster的velocity dispersion反相关。 基本上就是跟密度反相关。 Late type的AGN fraction 与密度不怎么相关

  • FRI的环境 :arXiv:1110.463

FRI的宿主星系一般为椭圆星系,在高密度区(团环境)。 FRII相对在低密度区,其宿主星系通常是相互作用星系。

IDEA: 假设FRI 在高红移也是处于团环境中, 那么可以通过叠加方法探测FRI的X射线性质从而探测高红移的星系团。 结论:19个FRI的Chandra图像叠加未发现显著的extended的X-ray辐射,因此FRI在高红移所处的环境的气体温度不 大可能高于2 -3Kev。

MgII absober

  • Menard et al. (2011) arXiv:0912.3263

发现MgII absober的等效宽度和对应的absorber的[oII]光度之间的一个正相关性。 [oII]光度是由光谱叠加基数得到的一个平均值。 M11解释这个说明了 MgII absober和恒星形成率的相关性。从而支持MgII absober是由恒星形成导致的outflow模型。 除此之外,M11还发现MgII absober的空间密度follow cosmic star formation history, 从而进一步 论证与SF相联系的outflow 模型。

  • arXiv: 11110.3321 (Lopez & Chen)

认为M11得到的相关性可能是选择效应。 在它们的模型中,MgII absorber是通过星系晕产生的,证据是MgII的EW和星系的projection distance成反比。 在这个模型中,如果projection distance 大,测得[OII]的surface density同样偏低,也就造成和MgII的相关 性。对于MgII follow cosmic star formation history, 他们argue MgII absorber follow的是质量晕,从而自然follow cosmic SFH.

radio loud AGN

  • RL AGN的颜色梯度:arXiv:1106.5498

定义 R=R50(r)/R50(u),RL AGN的R系统地比control sample便大,作者认为是恒星起源,RLAGN的r波段的R50更大,作者讨论了原因:

  1. 不可能AGN的电源贡献使得u波段R50更小,因为profile拟合得不错 (seeing?)
  2. 由AGN导致的恒星形成使得中央更蓝(部分)
  3. 部分RL AGN的宿主星系有更红的星族成份(r波段R50更大)。

还有一个argument:

star forming的时标比射电活动性更长,因此说明了是这样的星系更容易宿主RL AGN,而不是RL AGN都有这样的结构。
  • radio loud AGN的两种类型by P.N. Best arXiv: 1201.2397
先基于SDSS/FIRST(NVSS)选出radio-loud AGN,然后按照发射线强度选出高激发High-excitation(HERG)和低激发(LERG)的radio-loud AGN.
HERG的是quasor-mode,比较大的L/Ledd:有cosmic evolution,高红移更多,用V/Vmax方法判断(存疑),宿主星系偏晚型。
LERG的是radio-mode,: L/Eedd~0.001, cosmic演化不明显,宿主星系是早型。

其它

  • arXiv:1202.1662
Choi (2009)发现 most AGN of SDSS在late type galaxy 当中?
data: SXDS (Subra XMM Deep Survey) > 1 deg ^2
多色测光得测光红移 分布:0<z<3
morphology: Sextractor 分展源还是点源。
用galSVM来分形态 (IDL写的),高红移,低信噪比
基本原理是拿低红移的图像scale到高红移,然后训练。
问题:高红移星系和低红移星系一样吗?
结论:非常的不impression
  • Balzar, FSRQ的统一模型 arXiv: 1110.4706

统一模型:4个成份

  1. UV,宽发射线 (相当于正常类星体)
  2. accretion disk的热连续谱,可以dilute发射线的EW
  3. jet的非热谱,radio:同步辐射,特征峰值频率,体现的是磁场加速例子的最强能力,X-ray:逆Compton散射
  4. 宿主星系
FSRQ: flat spectrum radio qso,有显著的发射线
balzar:accretion disk的热连续谱的贡献更明显
radio galaxy:宿主星系的光度恭喜最大(光学波段
  • weak emission line QSO arXiv:1109.5123

这类类星体没有显著的发射线,是Fan 1999年发现的。 认为是类星体的原因是:红移很高,光度很大。红移是从Lyman Break以及一些Lyman Forest证认出来的。

物理: BL Lac (基本被否)
特殊的物理机制?
  • NLAGN (BPT 图分出来的type2 AGN,含LINEAR) arXiv: 1106.1561

符合Syfter1和QSO给出的[O/H]与 BH mass正相关的关系(但NLS1不符合,NLS1的BH mass显得低估) 所有的似乎都符合[O/H]和L/Ledd的反相关。

Trick: [O/H]是由[NII]/Halpha calibrate过来的,这个准确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