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个人简历”的版本间差异
		
		
		
		
		
		跳到导航
		跳到搜索
		
				
		
		
	
无编辑摘要  | 
				无编辑摘要  | 
				||
| (未显示同一用户的25个中间版本) | |||
| 第1行: | 第1行: | ||
'''沈世银'''  | 
  '''沈世银'''  | 
||
[[文件:Me2.jpg|right|200px|shen]]  | 
  |||
:博士,研究员,博士生导师  | 
  :博士,研究员,博士生导师  | 
||
:  | 
  :上海天文台天体物理研究室《星团和银河系结构》课题组组长。  | 
||
:地址:上海市南丹路80号,200030  | 
  :地址:上海市南丹路80号,200030  | 
||
:电话:021-34775318  | 
  :电话:021-34775318 ; 电子邮件:ssy@shao.ac.cn  | 
||
:电子邮件:ssy@shao.ac.cn  | 
  |||
'''职业经历'''  | 
  '''职业经历'''  | 
||
| 第13行: | 第11行: | ||
'''教育经历'''  | 
  '''教育经历'''  | 
||
:* 2001 年 3 月 - 2003 年 8 月,德国马普天体物理研究所,  | 
  :* 2001 年 3 月 - 2003 年 8 月,德国马普天体物理研究所,交换项目博士研究生。  | 
||
:* 1998 年 9 月 - 2001 年 2 月,上海天文台,天体物理专业,硕士研究生;  | 
  :* 1998 年 9 月 - 2001 年 2 月,上海天文台,天体物理专业,硕士研究生;  | 
||
:* 1994 年 9 月 - 1998 年 7 月,重庆大学,应用化学专业,学士学位;  | 
  :* 1994 年 9 月 - 1998 年 7 月,重庆大学,应用化学专业,学士学位;  | 
||
'''研究方向'''  | 
  |||
:* 星系天文学:星系结构与演化、星系相互作用、星系与黑洞的共同演化;  | 
  |||
:* LAMOST光谱巡天中的补充星系样本;  | 
  |||
:* CSST-IFS数据处理软件研发;  | 
  |||
'''学术兼职'''  | 
  '''学术兼职'''  | 
||
| ⚫ | |||
| ⚫ | |||
:*《天文学进展》副主编  | 
|||
| ⚫ | |||
:*《天文学报》编委  | 
|||
:*《天文学进展》,《中国科学》,《科学通报》,MNRAS,PASP,RAA,Galaxies等杂志审稿人;  | 
  |||
'''学术荣誉'''  | 
  '''学术荣誉'''  | 
||
:* 爱思唯尔“中国高被引学者”  | 
|||
| ⚫ | |||
:*   | 
  :* 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(2022)  | 
||
| ⚫ | |||
| ⚫ | |||
| ⚫ | |||
| ⚫ | |||
| ⚫ | |||
| ⚫ | |||
| ⚫ | |||
| ⚫ | |||
'''论文发布'''  | 
  |||
*累计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,引用3000余次(till 2020/07);  | 
  |||
*[https://ui.adsabs.harvard.edu/search/q=orcid%3A0000-0002-3073-5871&sort=date%20desc%2C%20bibcode%20desc&p_=0 论文目录]  | 
  |||
2025年10月22日 (三) 02:03的最新版本
沈世银
- 博士,研究员,博士生导师
 - 上海天文台天体物理研究室《星团和银河系结构》课题组组长。
 - 地址:上海市南丹路80号,200030
 - 电话:021-34775318 ; 电子邮件:ssy@shao.ac.cn
 
职业经历
- 2011/9 – 至今,上海天文台,研究员。
 - 2004/9 – 20011/8, 上海天文台,助理研究员,副研究员;
 - 2003/9 – 2004/8, 德国马普天体物理研究所,博士后;
 
教育经历
- 2001 年 3 月 - 2003 年 8 月,德国马普天体物理研究所,交换项目博士研究生。
 - 1998 年 9 月 - 2001 年 2 月,上海天文台,天体物理专业,硕士研究生;
 - 1994 年 9 月 - 1998 年 7 月,重庆大学,应用化学专业,学士学位;
 
学术兼职
- 郭守敬望远镜(LAMOST)科学委员会委员
 - 《天文学进展》副主编
 - 《天文学报》编委
 
学术荣誉
- 爱思唯尔“中国高被引学者”
 - 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(2022)
 - 银河系尘埃三维分布的研究[1]获评中国十大天文进展之一(2018)
 - 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(2012)
 - 中科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(2010)
 - 上海市科技启明星(2008)
 - 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(2007,2024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