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文献:Size evolution”的版本间差异
(→红移演化) |
|||
(未显示同一用户的8个中间版本) | |||
第7行: | 第7行: | ||
:*早型星系,r80的差别不大,r80能够很好的trace halo的size(质量) |
:*早型星系,r80的差别不大,r80能够很好的trace halo的size(质量) |
||
:* r80和 r50与质量的关系存在一个拐点,这个拐点随着红移演化(为什么),总是trace恒星形成效率最高的星系,star-forming 向 passive星系的拐点 |
:* r80和 r50与质量的关系存在一个拐点,这个拐点随着红移演化(为什么),总是trace恒星形成效率最高的星系,star-forming 向 passive星系的拐点 |
||
*可以用恒星形成的临界半径来定义,这样的size-mass relation 的弥散只有0.06dex [https://arxiv.org/abs/2010.07946] |
|||
:类似的参考2209.05497 |
|||
==红移演化== |
|||
*[[矮星系]]的size貌似不怎么随着红移演化,而且基本上在1kpc左右 [http://arxiv.org/abs/2106.07663] |
|||
*大质量星系在高红移,size更小,这对高红移星系的观测更有好处 |
|||
:比如 Typically, 10^11Msun� quiescent galaxies at z~0.5 (i.e., 5 Gyrs ago) were 40% smaller than they are today. [https://arxiv.org/abs/2110.08839] |
|||
* 基于JWST给出的星系size演化,一直到红移8 arXiv:2309.04377,基本结论是高红移size更小,sersic指数更小;红移大于3之后,星系的size和质量基本无关 |
|||
:* 文中给出了一个模拟星系图像红移演化的小工具 [https://github.com/astroferreira/areia] |
|||
==BCG== |
==BCG== |
||
第24行: | 第33行: | ||
*X-ray强的团里面盘的尺度偏小 [https://arxiv.org/abs/1908.06810] |
*X-ray强的团里面盘的尺度偏小 [https://arxiv.org/abs/1908.06810] |
||
*isolated spiral,size 偏大,早型星系没有这个差别[https://ui.adsabs.harvard.edu/abs/2013MNRAS.434..325F/abstract] |
*isolated spiral,size 偏大,早型星系没有这个差别[https://ui.adsabs.harvard.edu/abs/2013MNRAS.434..325F/abstract] |
||
*arXiv:2101.05280 |
|||
:观测上发现不同大小的星系的两点相关函数(同一质量范围内)具有差别:size更大的星系两点相关函数小一点(形态?) |
|||
:数值模拟给出的[[暗晕]]的spin参数也有环境依赖性:大质量暗晕(银河系相当)中,spin大的星系的两点相关强度更大(拉拉扯扯效应?) |
|||
:Jiang 2019模型也会预言很强的环境效应,因为Concentration有很强的环境效应。 |
|||
==SFR== |
==SFR== |
||
第30行: | 第44行: | ||
==其它== |
==其它== |
||
* [[矮星系]]的size和恒星形成有点关系(LFUV),解释是恒星形成导致的超新星反馈可以使得星系变松(arXiv2108.08857) |
|||
*[http://adsabs.harvard.edu/abs/2010ApJ...709.1018V Van Dokkum et al. 2010] |
*[http://adsabs.harvard.edu/abs/2010ApJ...709.1018V Van Dokkum et al. 2010] |
||
星系的质量增长都是inside-out 的,从而造成sersic指数的变化,size-mass relation的变化。 |
星系的质量增长都是inside-out 的,从而造成sersic指数的变化,size-mass relation的变化。 |
2023年9月11日 (一) 03:30的最新版本
高红移prolate的更多 (van der Wel 2014)为什么
不同的size定义
- 如果用物理的尺度(不是投影),早型星系和晚型星系的L-r关系完全一致(Virgo团内)arXiv1705.10794
- 没有演化效应
- r20, r80, r50 arXiv1901.05017 1901.05014
- 早型星系,r80的差别不大,r80能够很好的trace halo的size(质量)
- r80和 r50与质量的关系存在一个拐点,这个拐点随着红移演化(为什么),总是trace恒星形成效率最高的星系,star-forming 向 passive星系的拐点
- 可以用恒星形成的临界半径来定义,这样的size-mass relation 的弥散只有0.06dex [1]
- 类似的参考2209.05497
红移演化
- 比如 Typically, 10^11Msun� quiescent galaxies at z~0.5 (i.e., 5 Gyrs ago) were 40% smaller than they are today. [3]
- 基于JWST给出的星系size演化,一直到红移8 arXiv:2309.04377,基本结论是高红移size更小,sersic指数更小;红移大于3之后,星系的size和质量基本无关
- 文中给出了一个模拟星系图像红移演化的小工具 [4]
BCG
ultra diffuse galaxies
enviroment dependence
低红移星系的size基本没有enviroment dependence,高红移有?
- arXiv:1503.08225
The remarkable growth in galaxy size observed from $z\sim2.5$ has been reported to depend on the environment at higher redshifts ($z>1$), with early-type/passive galaxies in higher density environments growing earlier. Such dependence disappears at lower redshifts. Therefore, if the reported difference at higher-$z$ is real, the growth of field galaxies has caught up with that of cluster galaxies by $z\sim1$. Any putative mechanism responsible for galaxy growth has to account for the existence of environmental differences at high redshift and their absence (or weakening) at lower redshifts.
- arXiv:2101.05280
- 观测上发现不同大小的星系的两点相关函数(同一质量范围内)具有差别:size更大的星系两点相关函数小一点(形态?)
- 数值模拟给出的暗晕的spin参数也有环境依赖性:大质量暗晕(银河系相当)中,spin大的星系的两点相关强度更大(拉拉扯扯效应?)
- Jiang 2019模型也会预言很强的环境效应,因为Concentration有很强的环境效应。
SFR
- 恒星形成的星系size更大,中心的恒星面密度决定了星系是否quench, 结果(比如bulge)还是原因?[11]
- 3D-HST的样本0.5<z<2.5
其它
- 矮星系的size和恒星形成有点关系(LFUV),解释是恒星形成导致的超新星反馈可以使得星系变松(arXiv2108.08857)
星系的质量增长都是inside-out 的,从而造成sersic指数的变化,size-mass relation的变化。 这种质量增长超过恒星形成,说明了merge。
- minor merge: r\propto M
- major merge r\propto M62
- 星系样本的面亮度和size的选择效应 arXiv:1109.2870
越高红移的星系越致密,内禀表面(修正cosmology dimming后)亮度越高。
- 这是演化效应?
- 还是完全的观测选择效应?(亮度低的看不到了)
- comment:本文显然没有考虑星系的数密度和两点相关函数等其它约束。
- arXiv:1202.5403 & 1202.5903
- 关于早型星系的size的演化在观测上有争论。有的说高红移的早型星系更致密(同等质量,size更小),有的说差不多。 这种观测差异很大可能上是由于观测样本的不同引起的。前者的样本往往是颜色选取的,后者则是形态选取的。
- 本地和高红移到椭圆星系的中心表面密度都趋向于常数,这个曾经被认为椭圆星系的增长主要是miner dry merge引起的。但这种增长可能解释部分统计上的效应,但不可能所有的星系都是这样长的,因为高红移观测到了有效半径(致密度小)很大的早型星系。
- 一个有意思的观测是早型星系的颜色梯度和致密度没有关系。
- arXiv:1201.1138
- K-band MODS in GOODS-North 得到星系的R50,R90 (Sextractor)和stellar mass(UBVizJHK,星族合成), 0.3<z<3
- 通过模拟发现尤其sersic n~4的星系,其实测size比内禀size系统的偏小不少。
- 改正后发现,星系的size - stellar mass relation基本上没有很强的红移演化效应
- 应该是1202.1138
- 新出来一个会议文集,加了张图,luminosity ratio as function of redshift,luminosity ratio 用的是总光度比上固定2.6kc里面的光度来argue size evolution的很弱。
- size 的environment dependence arXiv 1109.5698
作者: Michael C. Cooper 数据:Deep3 中等红移(z~1)高密度环境(cluster)中,红星系的size显著大\Delta Re = 0.5 kpc
- 别人都没有发现,结果存疑问。
- 关于QSO和cluster的关系的讨论,与主题似乎无关,但是对我有用,Mark一下
- AGN的spin比其它星系小 1103.3542
没说明Rd是怎么算的。 估计是样本的选择效应,AGN的buldge component比较大,R50 比较小。
- 盘的不稳定性,定义了一个可测量的Q因子(1805.0587):有点不知所云